当前全球矿业形势依旧严峻,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受整体经济形势周期性波动、下行压力影响。这是一种内在规律,难以改变。
二是矿产品产能过剩、供过于求所致。前些年的矿产品价格高涨,导致众多矿山扩能扩产,产能释放与需求冲高后下降导致了供过于求。
三是人为因素影响。市场经济某种程度上也是“信心经济”,信心不足、预期悲观往往带来市场上供需的虚假信息,造成市场的大幅波动。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落实阶段,投资低迷趋势可能出现逆转,中国经济的第四次投资热潮即将拉开序幕。同时,欧洲、日本也在推出基础设施投资或援助计划。种种迹象表明,未来2~3年,在全球基础设施等行业投资热潮的带动下,全球矿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5年上半年,希腊债务危机久拖不决,美联储加息预期,新兴市场资金大规模流出等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相互叠加,导致全球经济复苏根基不稳,呈现出不均衡发展态势。加之中国经济受工业增加值减速、出口增速明显下滑等影响,下行压力增大,存在通缩风险。在此背景下,2015年上半年全球矿业延续了近四年来的下行态势,但下行速度已明显减缓。
一、全球经济增速结构性放缓,欧元区和东南亚经济有动荡风险今年6月,两大国际机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相继下调了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敲响新的警钟。据世界银行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8%,较之前1月份的预期下调了0.2个百分点。结构性放缓,是世界银行对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做出的总体判断。
从各大经济体的表现来看,美国经济复苏放缓,欧洲经济温和复苏,日本经济仍在较低水平徘徊。新兴经济体则呈现明显的分化格局,俄罗斯经济出现衰退,中国、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速下滑,印度经济增长势头不减
2015年6月初 OECD发布的报告指出,未来18个月全球经济将缓慢增长,经济增速要到2016年底才能接近危机前的水平。OECD将美国今年的增长预期从3月份预计的3.1%下调至2%,将其2016年的增长预期从3%下调至2.8%。OECD认为,过去七年的经济复苏势头异常疲软,这限制了就业的增长,阻碍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并加剧了不平等问题。全球经济存在两大不确定区域,一个是希腊债务违约风险可能引发欧元区金融市场的大幅动荡,另一个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将给新兴经济体带来挑战。受美联储加息忧虑、美元走强和全球债市抛售潮影响,东南亚国家股市、债市、汇市近期大幅动荡。一些国家今年遭遇资本外流情况,不良贷款率处于多年新高,经济增速则跌至多年新低。坏账危机几乎横扫东南亚,地区系统性风险正在加大。这些不利因素,导致全球经济复苏的根基不稳。区域性经济增速差异造就了全球经济增速的结构性放缓,全面复苏时日尚早,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或者出现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从SNL矿业活动指数(PAI)的走势来看,如图3所示,PAI指数从去年的9月开始,从近两年的74点相对高位一路下跌至今年2月份的50点,之后在3月反弹至58点,而后再次下行。截至5月,PAI指数已跌至41点,达到近3年的较低位;SNL金属指数价格也几乎下行至近三年来的较低点;矿业市值近半年有所回升,但远不及去年同期。可见,全球矿业继续呈现出趋冷态势,尚未出现好转迹象。
2重要矿产品价格接近平均生产成本,走势继续分化(1)金银价格逼近平均生产成本,进入相对平稳区间LME的金银价格基本保持平稳,振幅明显收窄。2015年上半年,LME黄金现货价格在1200美元/盎司上下波动,这也是目前全球黄金生产商的边际生产成本。据中国黄金集团估计,世界主要黄金生产商边际生产成本约1100美元/盎司~1200美元/盎司。今年上半年黄金高价格(1302美元/盎司)出现在1月16日,低价格(1150美元/盎司)出现在3月11日。
2014年,全球主要白银生产商的收支平衡水平在17~18美元/盎司区间。今年上半年,LME白银现货价格在16~18美元/盎司区间波动,基本也处在生产成本线上下,但振幅相比往年明显收窄。(2)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下挫,近期可能继续下行近年来,国际市场的铁矿石价格高时一度接近200美元/吨,进入2014年之后持续下跌。2014年,我国全年平均进口铁矿价格为100.6美元/吨,相比2013年下降21.9%;到2015年3月份,进口均价已降至67.03美元/吨,连续15个月下滑;4月10日,更是跌至最低点,为46.84美元/吨。由于全球铁矿石需求将在2016年达到14亿吨的顶峰,供过于求的形势将使得半数左右的中小铁矿企业面临关停风险。高盛分析师称,2015年铁矿石价格预计降至每吨52美元,较此前预期下调了18%。高盛对明后两年的价格预期分别为每吨44和40美元,相较此前预测的价格也下调了约30%。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对于铁矿石的未来走势也同样不乐观,其预计铁矿石价格将在今年或者明年降至每吨40美元以下。穆迪认为,当铁矿石现货维持在每吨约40美元的情况下,铁矿三巨头可以达到其盈亏平衡点。而其他同行,比如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FMG就可能出现亏损。花旗研究报告则认为,因中国需求下滑、全球多家铁矿石巨头逆势扩张,铁矿石价格最低将跌至30美元/吨。花旗预计2015年铁矿石供大于求的规模将超过1.1亿吨,其中6800万吨产能过剩是由力拓造成的。(3)铜、镍、锡价格与铝、铅、锌价格走势继续分化LME铜、铝、铅、锌、锡、镍等6种贱金属价格延续了明显的分化趋势。铜、镍、锡价格延续了2011年以来下行的走势,继续走低,且振幅较大;而铝、铅、锌价格则基本进入了平稳区间,波动幅度较小。
3全球铁、铜、金矿山产量同比上升,但环比下降趋势明显从全球金、铜、铁矿石矿山的产量变化来看,2015年第一季度这三类矿种的矿山产量均有较大幅度下跌,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处于增长状态,尤其是铁矿石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增长了12%。根据SNL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46家季度金产量在5万盎司以上的金矿生产商的产量总计为1120万盎司,环比2014年第四季度的1250万盎司下降了10%。其中,AngloGold Ashanti公司、Goldcorp公司和Sibanye黄金公司产量下降比较明显,三家公司的季度产量总和环比减少了47.6万盎司,占季度环比下降总量的36.6%。从铜矿山产量的初步统计来看,全球22家季度产量超过1万吨的上市公司,产量总计为241万吨,环比减少了8.88万吨,降幅约4%。其中,嘉能可公司产量降幅较大,环比下降了4.67万吨,其次是Antofagasta公司,环比减少4.1万吨,再次是Freeport-McMoRan公司产量环比下降3.76万吨。在七大铜生产商中,仅必和必拓集团铜矿产量环比增长,达到4.6万吨,增幅9%。从铁矿石产量来看,第一季度全球有15家大公司的产量达到了100万吨。这些公司的季度总产量为3.08亿吨,环比去年第四季度的3.24亿吨下降了约5%。但同比增长了12%。必和必拓作为较大的铁矿石生产商之一,只有它实现了环比增长。必和必拓在第一季度产量增加263万吨,达到5898万吨,环比增幅约5%,同比增幅约20%。4全球能源矿产与固体矿产公司并购双双下滑根据伍德麦肯锡公司发布的报告,2015年前4个月全球油气并购交易数量显著下滑。1~4月平均每月发生交易数量大约20宗,相比而言,去年年底的月交易数量为30~50宗。月油气交易数额几乎都在100亿美元以下,与去年12月的200亿美元相比大幅下跌。但发生在4月的由壳牌公司斥资800多亿美元收购BG公司的一宗大交易,刷新了多项纪录,创全球单月度交易金额的15年新高。从全球矿业并购来看,据SNL统计,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共发生24宗并购,与2014年第四季度的43宗和第三季度的52宗相比,有所下降。总金额为46.7亿美元,与2014年第四季度基本持平(图9)。同往年一样,今年上半年的矿业并购活动仍然主要集中在金、铜等少数矿种上。如Mubadala Development公司以大约20亿美元价格收购了AUX Canada公司。AUX Canada公司是一家金矿服务公司,其资产主要包括位于哥伦比亚的La Bodega金矿。
Norton Gold Fields公司,购买了巴里克黄金公司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Porgera金矿的股份,以及艾芬豪矿业公司位于刚果(金)的Kamoa铜矿。此外,紫金矿业还计划花费2.98亿美元收购Barrick(Niugini)公司(拥有Porgera金矿95%的股份)50%的股权,并意欲追加4.12亿美元投资以获得Kamoa Holding公司49.5%的股份。Kamoa Holding公司是艾芬豪矿业公司的子公司,在Kamoa项目中拥有95%的股份。5全球矿业融资难度加大,融资总额和总数均有较大降幅据2015年5月份数据,2015年第一季度矿业融资总额达到100.3亿美元,与2014年第四季度的154.7亿美元和第三季度的220.8亿美元相比降幅较大。据SNL数据库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共有592宗融资活动,而2014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分别为918宗和903宗,降幅同样较大。与往常一样,大型上市公司(市值大于1亿美元)占了融资总额的绝大多数(95%)。然而,2014年第四季度,大型上市公司的融资额约占融资总额的2/3。全球矿业融资项目主要集中在钢铁公司。例如,总部位于卢森堡的安赛乐米塔尔钢铁集团在欧洲60亿欧元的中期票据项目中融资8.84亿美元。截止到一季度末,该公司已发行4亿欧元至2018年4月的浮动利率票据,和5亿欧元至2021年4月的3%利率的票据。宝钢股份拟在境内外市场开展直接融资,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宝运公司在境外分次发行欧元债券不超过10亿欧元(含10亿欧元),首次发行3~5亿欧元,3~5年期,后续根据市场情况、利率汇率变化情况在境外分次发行。总体来看,当前全球矿业形势依旧严峻,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受整体经济形势周期性波动、下行压力影响。这是一种内在规律,难以改变。二是矿产品产能过剩、供过于求所致。前些年的矿产品价格高涨,导致众多矿山扩能扩产,产能释放与需求冲高后下降导致了供过于求;三是人为因素影响。市场经济某种程度上也是“信心经济”,信心不足、预期悲观往往带来市场上供需的虚假信息,造成市场的大幅波动(如2014年的“妖镍”报道)。小编认为,目前矿业市场向好的因素在不断积累,但是不利的因素仍没有完全释放,矿业市场的全面复苏还需时日;只有彻底化解了过剩产能,矿业市场才可能会全面复苏。